|
||||
|
|
宗教理论:
三位“经典”社会学理论大师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的思想对社会学的宗教研究仍然产生着强烈的影响。
根据费尔巴哈的观点,宗教有人类在其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思想和价值构成,但却被歪曲地投射到神圣的力量或神身上。费尔巴哈用异化这个词来指与人类不同的神或神力的确立。他相信一旦我们了解我们生活的真正本质,其所具有的爱和善的潜力以及控制我们自己生活的能力就会在人类的社会制度中出现,并带来丰硕的成果。宗教代表了人的自我异化这一观点被马克思所接受。宗教教诲人们顺从地接受此世已有的条件,并把幸福和报答推到来生。由于有来生的许诺,人们的注意力从现实世界的不平等和不公平上转移开。宗教因此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宗教的信仰和价值经常被用来为财富和不平等提供理由。
涂尔干没有把宗教主要和社会权利不平等联系起来。涂尔干根据神圣和凡俗之间的区别来定义宗教。他认为神圣的事物和象征应该分离于生活的日常活动。图腾为什么是神圣的呢?根据涂尔干的观点,这是因为它是群体自身的象征;它代表了群体或团体的核心价值。人们对图腾的崇敬实际上起源于他们对核心的社会价值的尊重。涂尔干强调一个事实,即宗教决不是一个信仰问题。所有宗教都包括定期的庆典和仪式活动。在集体庆典中,一种群体的团结感得到了肯定和强化,是在其中的人们感到自己是在与更强大的力量相沟通。涂尔干认为小型传统文化中宗教几乎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个层面。宗教不只是一系列感情和活动;实际上在传统文化中控制了个人的思维方式。为了团结,即使是现代社会也依靠仪式,它强化了社会的价值。
韦伯认为,宗教不一定就是一种保守性的力量;相反,由宗教激起的运动经常会发生剧烈变迁。例如:新教--特别是清教主义--就是在现代西方出现的资本主义世界观的源头。东方宗教给出现在西方的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设置了障碍。东方宗教在信徒中培养了一种对现存秩序的消极态度,基督教则包含了与罪恶的不懈抗争,因此虽然在传统的中国和印度曾经有过一段商业、制造业和城市化大幅度发展的时期,但是这些并没有导致像西方工业资本主义兴起过程中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