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文化 > 中华一绝 > 详细内容
中华一绝:三汇彩亭
作者:陈清泉  发布时间:2009/9/24  阅读次数:83836  字体大小: 【】 【】【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汇彩亭

著名画家陈清泉(2008年10月北京整理)

       渠县三汇彩亭会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在全国都属独一无二的民间艺术,它融铁工、木工、刺绣、缝纫、建筑于一体,汇文学、绘画、雕刻、力学于一炉,结构巧妙,造型奇特,色彩绚丽,工艺精湛,颇富特色,是川东地区民间艺术瑰宝。
  6日,记者来到了彩亭之乡——三江(州河、巴河、渠江)交汇地的渠县三汇镇,采访了彩亭第七代传承人王安大,第八代传承人陈清安,听他们讲述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的渠县三汇彩亭经久不衰的悠悠历程。
  两百年的历史渊源
  渠县三汇彩亭会是以亭子造型和表演为主要内容,每年农历3月16日至18日在三汇镇街道和码头进行表演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彩亭会以抬彩亭、祭拜“三圣娘娘”、看彩亭为主要内容,连续三天,规模宏大,热闹非凡,赛似过年。
  三汇彩亭会的形成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始于清初,盛于清朝中后期至民国年间。
  公元前314年的渠县三汇地理位置优越,商贸繁荣,交通发达,物产丰富。由于它的特殊地理位置,使三汇镇产生了独特的文化氛围,三汇商埠热闹的码头,各帮派势力争名逐利,都以文化崭露头角,每年除了官办的祭祀与节庆外,民间推船的、行医的、经商的以及各种庙会如王爷会、药王会、三圣会、土地会等10余种,加上民间传统节日,像赛马、舞狮、说书、演戏、拉旱船、踩高跷等文艺表演,争奇斗艳。至清初,三汇就产生了亭子会。初由居民自动组织,自备穿戴,自筹资金,于3月15日抬彩亭。随后行帮商会集工匠之精华,专攻彩亭技艺,并定于每年3月16日——18日举办“彩亭会”,以后便逐步形成了民间固定的传统民俗活动。
  三汇镇艺术中心主任廖瑞告诉记者,人们抬着三圣娘娘与土祖爷出行游街,并敬衣袍、献彩亭,祈求送子娘娘赐予男孩,痘母、麻母娘娘消灾免难。尔后,改为抬着小孩子出行游街。
  20世纪60—70年代时,三汇彩亭会曾停办过一段时间。1982年恢复彩亭会,由工商企业或民间团体主办,群众广泛参与,成为川东北一带最负盛名,最有影响的民俗民间文化艺术节目。在所反映的内容上,彩亭表演形式多样,有从中国历代优秀文化中提炼的人物、情节,如《单刀会》、《古城会》、《岳母刺字》等;还有从现代生活中提炼的人物、情节,如《刘胡兰》、《白毛女》、《文明新风》、《深化改革》等,古今作品40余台。
  三汇彩亭还多次走出三汇,赴省、市、县表演,全国各地媒体广为宣传报道,三汇镇也因彩亭会而闻名。三汇彩亭参加过的盛会有:1989年的达川地区川陕鄂八地市文化物资交流会;1992年的四川省委春节团拜会;1998年、2001年、2005年的达州市“巴山艺术节”广场文艺演出;2005年8月的雅安“旅发”大会表演……三汇彩亭所到之处,吸引数万观众沿街驻足观看,无不为之惊叹。
  三汇彩亭是一个从开始构思创意、平面设计、设置机巧、构造平台、制作服饰、挑选演员及脚力、演练步伐至表演结束,融技艺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过程。一直陪同记者采访的三汇镇副镇长张安清分管镇上的文化,对三汇彩亭也颇有感情,她说,这些传承人都是义务扎彩亭,他们就是凭着对彩亭的热爱做这项工作的。记者好奇地

问陈清安,你们没有其他爱好吗?陈清安呵呵地笑了,憨厚地说:“我们没有其他爱好,就是喜欢扎彩亭。”
  多种文化融为一体
  王安大是第七代传承人,今年已有73岁了。提起彩亭,王安大老人精神抖擞,他神采奕奕地给记者讲述道,他从小就喜欢扎彩亭,看见长辈们在扎彩亭,他就在一旁细心观察,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成了手艺最全面的一位传承老艺人。扎亭子的关键技术是密而不宣的,老一代艺人对传承人进行“口传心授”,来保证彩亭艺术的承传与发展。

陈清泉少年时创作的1989《三汇全景图》

  据了解,从筹划、设计、到正式抬彩亭,需组织者、设计者、工匠艺人及其他人员为此忙碌1个月时间。在约4平方米的平台中心,竖立一根经过特殊锻打的铁杆,杆上支架横伸斜展,曲折有致,将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层叠3—5层,通高8—10米。“四人舁之以行,游曳大街,游乐码头”,6名脚夫齐步慢行,亭上儿童舞袖摆手,翻转滚动,其宽松的服饰掩住支架,凸显“高、惊、险、奇、巧”的艺术特色。亭子闪闪悠悠,似坠非坠,观众牵魂撩魄,惊叹不已。在欢快的耍锣声中,彩灯彩旗开路,众人拉动旱船,滑稽诙谐的抬总爷随后,接着是几台彩亭闪亮登场,而亭子周围簇拥着数种川东民间文艺表演,众星拱月。庞大的表演队伍以及追随彩亭的人流使彩亭会隆重热烈。
  看到亭子晃悠,小孩子在上面翻转,观众不禁为彩亭上的小孩子的安危捏了一把汗。廖瑞说,扎彩亭时,艺人把各方面的安全因素都是考虑进去了的,不存在危险。据透露,每到彩亭会,人们都争着要把自己的孩子送上亭子坐一坐,要想当小演员有时还要走“后门”才当得上呢!
  三汇彩亭路在何方
  三汇彩亭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目前正面临着濒临失传的境地。由于人才培养困难,而且没有稳定的传承机制,三汇彩亭后继乏人。据了解,目前,彩亭艺人年龄普遍是50多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青年人较少。另外,彩亭器材、道具、服装、曲目以及加工工具等方面的保存没有专门的陈列室和人员加以保管和维护,历届彩亭会的器材、道具、服装保管零乱或不断丢失,也不利于对彩亭艺术的研究与继承。且经费不足也是彩亭艺术濒临绝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三汇彩亭虽然存在着这些特殊问题,但仍是目前保存较好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这与当地三汇镇政府、渠县政府的重视是分不开的。三汇镇政府成立了“三汇彩亭研究会”,作为三汇彩亭会保护与开发利用的专门组织;县财政根据实际需要,曾多次拨款支持三汇彩亭,对三汇彩亭会的举办及保护工作也给予了适当的扶持。

          彩亭,是渠县三汇镇传统的民间造型表演艺术,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尽管在内容上可能与时俱变,但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却没有根本性变化,也就是说,“万变不离其宗”。它是在一种封闭环境中绽开的永不凋谢的民间艺术奇葩,具有独特的传承性和变异性。  

    独特的艺术风格顽强的生命力  

          三汇彩亭艺术之所以沿袭至今,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传承,逐渐形成共同遵守的习惯和风俗。它反映了一定区域内经济生活、社会背景、自然环境及人们的审美需求,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每年农历3月16—18日,为三汇镇的亭子会期。这三天,“高缀彩亭,四人舁之招摇过市”(《渠县志》),俗称“抬亭子”。亭子是靠人扎的,是集体劳动和创造的成果。彩亭分3—4层,高达8米以上,下端是四四方方的平台(矮亭),上面竖有一根经悉心加工的铁杆(底柱),细长而分节,相互首尾衔接,杆上支架(铁环)横伸斜展,曲折有致。然后将涂脂抹粉并着上戏装的儿童们固定在支架上,构成折折戏文片断。大衣大裤掩去了支架,凸现了扮演者“高”、“雅”、“险”、“奇”、“巧”的艺术表演特色。这是一大创造。造型表演艺术的核心就是创造,不然,亭上的角色就成不了“活道具”,产生不了吸引力,更不能打动观众。行进中,8位脚夫分4人一组轮换抬着亭子穿越大街、游乐码头。脚夫齐步慢走,亭子闪闪悠悠,似坠非坠,似斜非斜,高而险,奇而巧,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溢光流彩,神奇有致。观众提心吊胆,惊讶万分,演者泰然自若,悠哉游哉。各层的戏文扮演者随着亭子运动的节拍,舞袖摆手,进入角色。在欢快的耍锣声中,彩灯、彩旗开路,亭左亭右亭后簇拥着高跷、旱船、金钱棍、秧歌队、花花船、车灯、玩友、抬总爷等民俗民间风情艺术样式,构成了川东北民俗民间艺术的“富矿”。在长期的彩亭艺术活动中,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系统。这与外地抬亭子的活动相比,状貌显得更为壮观,格调更为高雅,    色彩更为亮丽。从古到今,一直是广场文艺的“重头戏”。三汇彩亭艺术以自己特有的群体意识,焕发着民俗民间文化的风彩,显示了在统一民族基调上的横向变异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巴渠文化中一株耀眼的艺术奇葩,堪称“中华一绝”。

    在传承中变异在变异中传承

          三汇彩亭艺术在巴渠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在传承和变异中,创造了集民族性、集体性和技艺性于一体的民俗民间艺术。从今天的彩亭,让我们自然联想到古代“百戏”中的“寻木童”。“百戏”是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秦代称“百戏”,汉代称“角角氐戏”,南北朝称“散乐”,唐代称“戴竿”。“百戏”包括扛鼎、寻木童、吞刀、吐火等。其中,“寻木童”属高竿杂技,表演者在竿上进行造型表演。应当说是彩亭艺术的萌芽。到了宋代,“寻木童”变成“高台社火”。表演者站在木箱上,由力夫抬着木箱行进,伴着高跷、旱船、竹马、秧歌、舞龙、舞狮、大头宝宝、哑老背妻等((掌故辞典))。表演场地由固定位置变成移动空间。观众随着木箱移动而移动,场面异常热烈。通常情况下一个高台一个造型,多取材于一些历史故事。“轻薄行歌走,真狂社舞呈”(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以滑稽取笑赢得观众。元代,乐舞与杂技分流,“百戏”的概念已经过时。由“抬箱”变着“抬阁”,一是层数有所增加,二是由成人造型变为儿童造型,三是各层中有一铁杆贯穿。到了明代,“抬阁”盛行于行香走会之中。祟桢五年七月,为了祈雨,组成“抬阁”游行。这时的抬阁与今天的抬亭子大同小异,亦正在《帝京景物略·弘仁挤》中对“抬闹。作了一番描述:“又夸儇者,为抬阁。铁杆数丈,曲折成势,饰楼阁崖木云烟缕形,层置四五儿婴,扮此剧演。其法,环铁约儿腰,平承儿尻,衣彩饰其外,杆暗从一衣物错乱中传下。所见去梢烟处,空坐一儿,或儿跨像马,蹬空飘飘。道旁动色危叹,而儿坐实无少若。人复长杆掇饼饵,频频啖之。路远,日风喧拂,儿则熟眠。”到了清代,“抬阁”已进入鼎盛时期,“抬阁”的扎法和表演方式也有所变化。寓可两丈许,亦以铁芯饰诸器物,而缚五七十儿于上,行时必以长竿为仰叉,纳顶颠,小儿两肩胛下卫之,其中有‘上寿’一抬,为会上必不可少者。”同一时期,还出现了“重阁”,表演的方式则是另一番情景。张汉载在《天津杨柳青小志》中是这样描述的:“会中三有重阁者,人之上饰一人至二人,故曰重也。其法以铁捆长三尺余者,缚于肩背上,螬缚坐小儿八、九岁瘦而慧者,饰为美女形,隐其铁捆,化妆着一假手托茶盘盖碗,美女翘足凤鞋而其上,婆婆团扇以舞也。或立于鸟笼钩上,或立于琶弘于轴上,其衣饰装辗之美秀奢丽,为各方所不及。”“抬阁”也好,“重搁”也好,与今天三汇人抬亭子是大同小异的。“抬阁”的基本扎法被传承下来的地方并不普遍。除渠县三汇外,还有陕西的长武、山西的太原、河北、云南巍山等。三汇彩亭艺术继承、融合和拓展并进,在一个“扎”宇上锻炼、培养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技术和艺术人员。扎亭于是十分艰巨而又十分精细的劳动过程。平台2x  2  (米),上加3层,高达8米以上,形成了2立方米的三度空间,下面全由4位脚夫肩扛。铁杆、支架、孩子、道具加起采的重量通常在500公斤以上,入戏的孩子还要做动作,中心、重心技术要求是整体构架极为关键的一环。扎时,既要关照节目内容,又要注意时空界度。实际上是对数学、力学、煅造、绑扎、运载等科技的综合运用,也是对绘画、书法、歌舞、表演艺术的综合运用。人们审美观念的流变性决定着三汇彩亭艺术传承的变异性。这种变异性,实际是艺术改造的力量。

        求新求异  内容与时俱变

        三汇彩亭求新求异的艺术追求,给传统艺术注入了传承的生机与活力。在其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融汇了三汇历代人民群众的美学情趣和艺术智慧。在秦汉时期,“百戏”中的“寻幢”属一种高竿杂技,表演者在竿上进行造型表演。宋代以来,“高台社火”的节目多取材于一些历史故事,比如《鸿门宴》、《船舟借伞》、《洞宾渡牡丹》、《唐知县审浩命》等。到了元明清时期,“抬阁”的节目内容有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如观音、十八罗汉、姜太公等,也有杂剧片断,如《楚霸王》、《单刀会》、《八仙庆寿》等。辛亥革命风暴席卷川东北一带,在上海读书的一批青年学生回到三汇,传播反封建、废帝制的思想,由此以来,三汇彩亭出现了急公好义、精忠报国的节目。比如《单刀会》、《天门阵》、《岳母刺字》、《梁红玉击鼓抗金》等。解放后,既继承了传统的《火焰山》、《三打白骨精》、《八仙过海》、《嫦娥奔月》,也创造了反映现代戏剧人物的《刘胡兰》、《白毛女》和再现现实生活的《全民皆兵》、《五好家庭》、《体坛群英》、《文明新风》等节目。三汇彩亭艺术经历了自娱自乐、敬神娱神、崇善好美等文化人的求新求异过程。无论过去和现在,三汇彩亭的艺术皆源于巴、洲、渠三河流域这片沃土,源于这片沃土上世世代代的人民,用以反映自己的生活和愿望。三汇彩亭艺术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通俗易懂,寓教于乐,所以受到人民群众的喜欢,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民族文化的发展变化是由每一代人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喜好,有意识地增加新内容,采取新形式,舍弃旧内容,改革旧形式,是一个无限的进化过程。

        三汇彩亭由于制作的复杂,运载的笨重,表演的艰难,致使历代纵向承传不息,时空横向传播不畅,自始至终在极有限的范围内称奇。对我们来说,要建设先进文化,就必须继承民俗民间文化的优秀成果。当然,传承不是目的,而在于培育和发展。在艺术上、技术上需要不断创新,让这朵民俗民间艺术奇葩更加鲜艳夺目。

2008年10月于北京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中华一绝:内画鼻烟壶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